铜需求结构的两点传统认知亟待重塑:一是锂电、风光储的持续发展将促进终端需求由传统领域主导转为能源转型领域主导;二是我国实际需求占比难言绝对主导,欧美以及新兴市场潜能不容小视。
前期终端阶段性降速以及高铜价致使国内需求停滞。当前海外需求已率先修复,未来在海内外共振补库和国内消费旺季的预期下,叠加地产、线缆领域需求有望由失速转为企稳,终端复苏有望催化铜价强势运行。预计2024H2铜价运行区间为9500-12000美元/吨。往更远看,新能源、新经济和新兴市场的发展有望驱动铜需求从周期性迈向成长性。
▍铜需求结构的传统认知亟待重塑。
近一年来铜价表现与市场感知出现背离:一是2023年国内投资、出口数据走弱,但精炼铜消费增速却创出近年来新高;二是2024年春节后国内铜累库幅度、累库时长甚于往年,但铜价仍强势上涨并于5月创下历史新高。传统铜的需求认知中,地产链、电网等传统投资需求在我国铜终端消费中占主导地位;而我国则长期占据全球铜消费的主导地位。我们认为,这两点传统认知是导致上述背离产生的原因并亟待修正。
▍终端需求结构认知重塑:能源转型与制造业替代地产链的主导地位。
我们测算,2018年国内电力/建筑/消费品/交通/工业装备占铜实际消费比重为37%/26%/17% /13%/8%,2023年这一结构转变为44%/19%/ 15%/16%/7%。受益于锂电、风光储等行业的快速增长,电力+交通占国内铜实际消费结构比重从2018年的50%升至2023年的60%,地产链(建筑+消费品)占比从42%降至33%。我们认为,2023年国内铜消费强于预期,主因市场低估了能源转型对于需求的拉动作用。
▍地区需求结构认知重塑:我国需求占比难言绝对主导,海外需求率先修复。
表观需求口径,2023年中国和海外铜消费占比分别为52%/48%。通过追踪各国终端需求指标得到的实际需求口径,2023年中国占比降至37%,海外占比则升至63%,我国实际需求占比难言绝对主导。我们认为,2024年迄今铜价表现强于预期,主因市场低估了海外市场需求的作用。在欧美电网建设、地产回暖以及新兴经济体制造业景气度修复的背景下,当前海外需求率先修复。
▍国会选举方面,近期部分州初选已经开始,但国会选举的不确定性比总统选举更高,或需临近再做观察。
在选举安排上,美国众议院的所有435个席位和参议院的33个席位将于2024年11月5日进行选举。目前已有科罗拉多州、纽约州和犹他州等几个州开放初选,以确定每个政党在国会选举中的候选人。根据Race to the WH截至2024年6月27日的预测,在众议院,民主党有望拿下219.2席,共和党有望拿下215.8席;在参议院,民主党有望拿下48.1席,共和党有望拿下51.9席,最终或仍形成新一届“分裂国会”。但鉴于国会选举更加分散,样本更少,预测难度更大,关于两院归属或需再做观察。
▍看好下半年终端需求复苏逻辑催化的铜价强势运行动能。
受竣工下行、特高压占比提升等因素影响,叠加前期高铜价抑制作用,我们测算5月国内重点领域铜表观需求111万吨,同比仅+2.0%。短期维度,6月以来铜价回调有效刺激备货需求,随着海内外共振补库的预期时间节点不断临近,以及主配网招标、采购的逐步部署和地产政策的不断发力,叠加消费旺季的提振作用,我们预计终端需求复苏有望催化铜价上涨,预计2024H2铜价运行区间为9500-12000美元/吨。我们预计年内国内实际需求仍将稳健增长(预计同比+41万吨/+3.5%),全球实际需求则将受益于欧美补库以及新兴市场制造业复苏(预计同比+96万吨/+3.0%),并据此预计2024年全球精炼铜供给缺口将达到23万吨。随着能源转型推进、传统需求修复和新兴市场潜能释放,我们预计这一缺口将在2025年拉阔至50万吨以上。
▍新能源、新经济和新兴市场的发展将驱动铜需求从周期性迈向成长性。
随着各国持续迈向“双碳”目标,我们预计国内/全球能源转型领域铜需求占比将从2023年的18%/10%提升至2030年的33%/24%。往更远看,铜有望以其优异性能在AI、数据中心等新经济领域拓展更多需求。此外,以印度、印尼、越南等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受益于贸易格局重塑和工业化,已成为不容小觑的铜需求增量来源,我们测算2023-25年合计需求增量69万吨(占全球27%)。未来新兴经济体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和人均铜消费水平的提升有望贡献长期需求增量。
▍风险因素:
国内外需求复苏不及预期;能源转型推进不及预期;高铜价对于下游需求抑制作用超预期;铜矿供给超预期;冶炼端减产幅度不及预期;美联储降息程度不及预期或重启加息的风险;海外矿山运营风险;市场交易因素风险。
本文来源:中信证券研究 (ID:gh_fe1d2be7e8db) 原文标题《迎接全球铜需求结构的认知重塑》文|高娃敖翀拜俊飞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